高值耗材采購出首份文件醫療器械公司股票昨大跳水
高值耗材采購出首份文件醫療器械公司股票昨大跳水
白馬股又見閃崩!10月19日,醫藥大白馬山河藥輔低開后迅速下殺,僅開市2分鐘,就跌幅超10%,隨后也無像樣的反彈,收盤大跌近16%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觀察發現,醫療器械股下跌居前,凱利泰大跌9.54%,樂普醫療大跌8.83%,藍帆醫療下跌3.88%,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下跌2.13%,港股的微創醫療大跌近12%。
醫藥板塊跌幅居前,這是怎么回事?
醫療器械股昨遭遇大跌
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,10月16日晚間,山河藥輔發布了今年三季報,從單季度來看,公司一至三季度的凈利分別為2385.01萬元、2620.74萬元、1830.91萬元,凈利有所減少,業績增速也是逐步降低的。公司報告期末應收賬款為7282.78萬元,較去年底增加77.28%,主要系銷售增加所致。
從山河藥輔的十大流通股東來看,確實是機構云集,并且三季末的股東人數相比二季末減少14.20%。
10月19日盤后的龍虎榜數據顯示,在賣方席位中,有4家都是機構席位,合計賣出8000多萬元。
同時,醫療器械股跌幅居前,凱利泰出現放量殺跌,收盤下跌9.54%,收盤價21.33元。在凱利泰大跌影響下,大博醫療也下跌6.70%。還有樂普醫療,大跌8.83%,從技術面來看,已形成破位走勢,前期就跌破年線,并且近期無力向上突破年線。從公司的業績來看,今年一季度凈利下滑34.13%,不過到了半年報時,其業績下滑幅度大幅收窄,下滑1.30%。今年公司股價最低在17元,在7月初最高漲至46.96元,隨后股價展開下跌之路,高點以來跌幅超30%。
此外,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下跌2.12%,目前市值4400多億元,昨天市值縮水近100億元;另一大巨頭愛爾眼科昨天下跌1.52%,市值2300多億元。港股微創醫療下跌近12%。
冠脈支架國采拉開序幕
消息面顯示,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迎來第一份正式文件。
10月16日,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聯合采購辦公室《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文件》公告。業內認為,作為高值醫用耗材的首個全國集采品種,冠脈支架集采正式拉開了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采序幕。
業內人士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對于高值耗材器械企業而言,若沒有中標,壓力會較藥品企業更大,原因在于高值耗材基本是在大醫院臨床使用,沒有藥店市場。若未中標,聯盟地區醫療機構外的市場則只剩民營醫院。這也將使企業更加注重做好成本管控。
數據顯示,目前我國醫用耗材市場規模3200億元,高值耗材就占了1500億元,而其中大約十分之一的市場都來自冠脈支架。此外,有統計顯示,國產冠脈支架價格在8000~11000元。冠脈支架實行集中帶量采購后,價格也有望大幅降低,此前各地的試點已有體現。
冠脈支架之后,更多的高值醫用耗材納入國家帶量采購已是共識,目前一些地方已在探索。例如,安徽省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骨科關節類、心臟起博器類集中帶量采購順利完成,骨科關節類240個產品平均降幅81.97%,心臟起搏器類82個產品平均降幅46.75%。
西南證券指出,心血管類是耗材帶量采購首當其沖的類別。骨科類是耗材帶量采購的另一關鍵類別。骨科脊柱類、關節類、創傷類目前都有作為耗材帶量采購的試點品種出現,其中又以關節類為主。眼科類類耗材中人工晶體由于組套簡單、分類清晰、單品采購額較大、臨床使用成熟等因素,成為當前耗材帶量采購的試點省份最多的品種。
樂普醫療的產品就有冠脈支架,而凱利泰和大博醫療則是骨科方面的醫療器械。
在目前公布的方案中,帶量采購冠脈支架設立了2850元這一天花板價格,而據媒體報道,未來冠脈支架控制在1000元以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