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說清華MBA學生陳曉華投資自己收獲未來
他說 | 清華MBA學生陳曉華:投資自己,收獲未來
他說 | 清華MBA學生陳曉華:投資自己,收獲未來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
我當初申請的時候拿到了北大和清華的Offer,但在備考過程中感受到的清華精神吸引了我,最終選擇清華。兩年過去了,我不后悔這個選擇。
——陳曉華在2019年入學清華MBA
第二場招生宣講會上的發言
理工科創業者的MBA之路
我是一名創業者,公司是北京凱普林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是一個做激光器的公司,現在800人,銷售額4個億,正在準備創業板申報的工作。我和我的同學成立過另外一個公司,我是第二大股東。這家公司在2015年12月份上市,上市時股價20塊,在2016年6月份,股價超過了300塊,成為了滬深兩市的第一高價股。創業之前,我在一家日本公司的中國子公司擔任技術工程師,后來是服務部門的經理。工作一段時間之后,我選擇了創業。
介紹這個背景,跟我為什么選擇讀MBA有關。我創業之初事情比較繁雜,管技術、管銷售、管倉庫、管發貨、管出納,隨著公司不斷地成長,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,要做組織管理、組織構架,要考慮人力資源、薪酬激勵、員工關系、營銷,再往后還要考慮股權激勵、投融資。這時候就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。我是一名理工科的創業者,剛開始確實是靠自學和實踐來處理這些事情,但在這個過程中,走了不少彎路,所以我希望能夠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、組織能力,把實踐和理論結合起來,在實踐中學習,學習中實踐,給自己打一個更好的基礎,將來在商業領域取得更多的成功,這就是我個人報考MBA的理由。
豐富知識 拓展視野
在清華的這兩年,很有多收獲,我主要講三個方面。
第一個收獲:豐富知識,拓寬視野。
清華有很多大師,比如朱巖老師,他的課特別開闊視野,每個點滴都能跟你的實際工作掛鉤。聽朱老師的課有一個感覺——經常走神,因為他的很多點都能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聯系起來,所以你的思維一下子就會跳到工作中去了,不過這樣對你思路的開闊非常有價值。
李飛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反復跟我們強調他的定位屏模型,產品要做好自己的定位,要在目標客戶最關注的指標上要做到最優,在其他目標客戶的關注上做到不低于平均水平。我上完他的營銷課,感覺定位不僅僅是產品的定位,也是公司、企業需要的定位,包括我們自己也需要定位,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需要定位。像在座找男女朋友的時候,可能你的目標客戶就是你要追的對象,他最在意的點是你事業的成功,你一定要在目標客戶最關注的點上要做到最優。但是他也說,你在一些其他方面不能低于平均水平,如果事業上成功了,但是你的品格不太好,長相太差,或者人品特別不好,在這些方面如果不能達到平均水平,這個營銷可能也很難成功。我覺得他的課不僅僅是產品定位,也是人生定位。在結課的時候,我作為課代表,代替全班同學給他寫了一句話:“人生何處不營銷,為人為學李飛刀?!币驗槔罾蠋熡幸粋€外號,“小李飛刀”。
和中歐還有長江商學院不同的是,清華經濟管理學院背靠清華豐富的學科資源,大家入學之后,有很多機會了解旁聽其他院系的課程,進一步擴展自己的知識面。清華有一門課,叫清華新興技術探究,是把全校各個系的100門課集中起來,如果選了這門課,就可以選其中的十門課來聽,這樣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、工作選擇不同的課。
其實清華還有各種各樣的報告,經常會有各行各業的大佬、大家、大師做分享,差不多每周都會有一兩個報告可以聽。確實,入學之后,大家可能要面臨的最大挑戰,是如何分配時間。那兩年我都活在Deadline里面,報告馬上要交了,作業要交了,等等。
最不“安分守己”的摯友
第二個收獲:遇到摯友。
我們來到MBA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,有的人厭倦了自己的職業生涯,希望轉換職業賽道;有的人希望享受學習的氛圍,進一步給自己充電;可能還有的人是希望認識拓展自己的人脈,認識各個行業的大咖、大佬或者大家;可能還有一些人僅僅是想脫單,來清華找到自己心怡的另一半。這些,清華MBA項目都能給到大家。
在我兩年多的學習當中,剛才我說到這幾種類型,身邊的人都有實現的,有脫單的,有轉換職業生涯的,有重新找工作的,確實有的人也認識很多的大咖、大佬,有些還和大師成為朋友。我來的目的是希望系統學習管理的知識,給自己打下更好的基礎,未來在商業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功。我自己覺得這兩年過去,這個目的也達到了。
MBA班級將來自不同行業的人匯集到了一起,這群人都是最不安分守己的一些人,都是內心有很多渴望的人,所以在這里,你能夠碰撞出很多火花,有可能你能找到未來事業的合作伙伴,也可能會找到你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,甚至有可能找到摯愛一生的另一半。一個優秀的集體生命力會很長,我們是一個很好的集體。
感受清華精神
第三個收獲:感受清華精神。
清華精神是什么?清華東南門外橫臥著一塊石頭,上面寫著八個字——自強不息、厚德載物,有人說這個是清華精神。在二校門后面草坪上面有一個日晷,日晷上刻著四個字——行勝于言,有人說這是清華精神。大禮堂上面有一個牌匾,牌匾上也寫了四個字——人文日新,有人說那也是清華精神。大家都知道,經管學院的第一任院長是朱镕基朱總理,他在2001年的時候正式卸任院長的職務,在清華做了一個告別報告,他在報告中把自己理解的清華精神總結為四個字,就是“追求完美”。
上面提到的這些都是清華精神,在你們開始報考之后,在以后的學習過程當中,可能會從周圍的同學、周圍的老師,或者清華的歷史里,一點一滴感受到清華精神。這些精神可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,一點一滴重新塑造我們的氣質或者行事風格,這也是在清華能夠得到的收獲。見賢思齊,高山仰止,在你身邊有這么多的大師,這么多優秀的人,在長期的融合相處當中,這些精神一定會重新去塑造你自己,把你變成一個更加美好的自我。
我認為我們都是一群有渴望的人,但同時我們都又肩負著家庭、事業的重擔。在做選擇的時候,投入的時間和金錢可能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,但是我想說風物長宜放眼量,活在當下的同時要考慮在未來有價值的事情。我相信大家都是有夢想的人,都是心懷詩和遠方的人,我希望大家報考清華MBA,一個人文的清華,一個充滿活力的清華等待著大家。